芦苇苗生长在灌溉沟渠旁、河堤沼泽地等低湿地或浅水中。浅水之中潮湿地,婀娜芦苇一丛丛;迎风摇曳多姿态,质朴无华野趣浓。喜温暖、湿润和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。适应性强,耐寒、耐旱,以肥沃湿润的壤土为宜。
由于芦苇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,具有很强的韧性,芦苇可以作为编织材料使用,制成的制品很耐用,但是在芦苇不能的水太深的水中种植,因此现在往往在河滩边缘种植,但是随着近些年开发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河滩被开发,造成芦苇原料的减少,也有人实验在水田中种植芦苇。
由于是死水种植,造成芦苇成活率低,生长缓慢,需要很多的肥料,造成种植成本提升。3-5月移栽芦苇幼苗,移栽前,将水塘中水放出,保持水塘中水面深度为7-10cm,芦苇幼苗的高度为20-30cm,种植时幼苗的行间距为10-15cm,列间距为20-30cm,将幼苗根部埋入塘泥下2-3cm,保持芦苇叶露出水面。
种植芦苇后向水中均匀撒入豆饼5-8kg、菜饼15-22kg,作为泥鳅的补充饵料供泥鳅食用,而且泥鳅食用后的残渣可以作为芦苇生长的肥料使用。每年6-7 月份,由于温度较高,向水塘中注水,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-30cm,防止由于水温较高造成芦苇烧苗死亡,距水源较近的情况下可以定时换水,防止水温较高。
在9 月以后,由于温度逐渐降低,可以将水塘水位下降至10-15cm 深。在芦苇种植时,每2-5 株为一组进行种植,提高采收率,也可以增大种植的密度。幼苗移栽前先剪去较大的叶片,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。
移栽前先使用0.2-1% 的生根素浸泡5min,促进芦苇生根成活。泥鳅苗选择长度为3-5cm 长的幼苗,这种大小的泥鳅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,而且生长速度快。